萬通商務網(wǎng)訊: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0億,亞洲至少比現(xiàn)在要增加70%的糧食供應才能滿足需要,沒有新技術是無法想象的。
2月13日,國際農業(yè)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在京發(fā)布報告。ISAAA主席Paul.P.S. Teng指出,2010-2050年間,亞洲城市人口將增加90%,而亞洲耕地僅為全球34%,水資源為30%,農作物增產(chǎn)的速度是跟不上的。
“城市人口的增加意味著飲食結構的變化,高蛋白食品需求會大幅增加,相應地飼料需求也會增加,在土壤退化、極端天氣影響下,糧食的緊張局面會進一步加劇。生產(chǎn)1公斤糧食需要1000升水,但生產(chǎn)1公斤牛肉需要16000升水,對高蛋白食品需求的增加會大大增加對水資源的消耗,但水資源是很短缺的!盤aul.P.S. Teng說。
這是問題對于中國而言就尤其棘手,因為中國正在大力提高城鎮(zhèn)化率。
據(jù)ISAAA測算,到2025年,中國對玉米的需求會在2013年的基礎上增長80%,對大豆的需求會增長20%,而目前中國80%以上的大豆都是靠進口來供應的。十年后的糧食供應從哪里來?
和訊網(wǎng)從上述報告中發(fā)現(xiàn),多年來南北美和澳大利亞一直是糧食的出口方,而亞洲一直是進口方。如果一個國家的糧食供應大部分是靠進口解決的,其安全性是毫無保障的,這也就不難理解十八屆三中全會為什么會把糧食安全作為首要戰(zhàn)略。
2013年,全球27個國家的1800多萬農民種植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比2012年增加3%即500萬公頃。此外,首個具有耐旱性狀的轉基因玉米雜交品種在美國開始商業(yè)化。從1996年到2013年,全球轉基因作物商業(yè)化種植面積增加了100倍以上,從170萬公頃增加到1.75億公頃,其中美國種植面積達到7010萬公頃,占全球種植面積的40%。
中國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為420萬公頃,位居世界第六,但不是大豆、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主要是棉花等。
“中國政府領導最近一年多來的幾次表態(tài),表明決策層在推進轉基因產(chǎn)業(yè)化方面已經(jīng)達成共識,但民間反對的聲音還很強烈,由此造成轉基因產(chǎn)品審批速度進一步放緩。我認為這是正常的,因為西方國家公民的整體素質較高,而中國只用了短短30多年就走完了它們200多年走過的歷程,公民知識并沒有跟上物質財富的積累速度,所以現(xiàn)在我們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在做公民教育!敝袊r業(yè)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黃大昉告訴和訊網(wǎng)。
2013年12月20日,國家質檢總局通報稱,深圳、福建、山東、廣東、浙江、廈門等口岸檢驗檢疫機構,相繼從12批54.5萬噸美國輸華玉米中,檢出含有未經(jīng)我國農業(yè)部批準的MIR162轉基因成分。各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已依法對這12批54.5萬噸進口美國輸華玉米作退貨處理。
“很多人將此解讀為轉基因玉米不安全,實際上退貨無關安全問題,只是因為程序不符合中國規(guī)定,必須有詳細的申報材料才可以!秉S大昉說。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評估一部主任徐海濱也指出,作為加工原料的轉基因玉米中國一直是允許進口的,也會在很小范圍內進行試驗性種植,但種植是受到嚴格監(jiān)管的,根本不會進入消費鏈。
上述報告指出,1996年至2012年的數(shù)據(jù)表明,中國農民從種植轉基因棉花中獲利150億美元,此外,還使殺蟲劑的噴灑數(shù)量降低了一半。
ISAAA創(chuàng)始人Clive James表示,“中國已明白到轉基因棉花能為其提供纖維,及轉基因玉米能增加及改善飼料生產(chǎn)。大米是亞洲最主要的糧食,若轉基因大米能得到認可,相信中國能從中受惠!
有觀察者猜測中國可能已開始為獲取轉基因作物認可而作出準備,中國已經(jīng)于2009年11月24日批準了轉基因植酸酶玉米的生物安全證書,兩種轉基因大米性狀亦同時獲得認可!暗嬲纳虡I(yè)化種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秉S大昉說。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wǎng)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聯(lián)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