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供給因素主導的油價下跌中獲益,油價下跌直接降低化工企業(yè)生產成本。
沈建光向記者介紹,油價下跌有利于降低能源企業(yè)購進成本,增加貿易順差;降低運輸成本,促進非食品價格的下滑、降低通脹水平。同時,對企業(yè)利潤和居民消費都帶來一定好處。
“如果2015年油價保持在45~50美元/桶的低位,我們預計國內企業(yè)盈利(以收入法GDP下的營業(yè)盈余衡量)將得到5個百分點的提振!比疸y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在發(fā)給記者的分析中說。
“世界銀行預計油價下跌10%對中國GDP的影響在0.1%~0.2%之間,我們整體上認可這樣的判斷,油價下降50%,可以增加中國GDP增長0.5到1%之間。”沈建光進一步補充稱。
“去年中國進口原油超過3億噸,按照這個數(shù)量和目前的價格,2015年進口原油比跌價前能少花超過7000億元,再加上其他商品價格的下跌,節(jié)省的開支將顯著超過GDP的1個百分點。”宋國青表示。
在他看來,由此算來,貿易條件改善帶來的社會福利遠遠大于GDP增長率下降引起的損失,而經濟增長率低一些還有利于改善環(huán)境和減少勞累。但這樣的低油價“紅利”能持續(xù)多久?
汪濤認同近期油價下跌將會利好中國經濟,但油價下跌對2015年實際GDP的提振作用可能有限。
“自我們在2014年11月初發(fā)布2015年GDP預測以來,國際油價已下跌40%左右、國內油價下跌20%左右。我們估計本輪油價下跌可以提振中國GDP增長0.2~0.3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也表示:“假設年均油價的基準預測下降10%,我們估計年均CPI漲幅會比基準情景下降0.2~0.3個百分點,年均實際GDP增速比基準情景可獲微弱提升(約0.1個百分點),貿易順差與GDP的比例會擴大0.2個百分點左右!
對于在行業(yè)層面的影響,馬駿指出,油價下跌將使化工和交通運輸行業(yè)明顯受益,對石油加工行業(yè)影響較為中性,對石油開采行業(yè)則為明顯的負面沖擊。
油價下跌的低通脹環(huán)境卻為我國貨幣政策放松創(chuàng)造了空間!皣H油價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會帶動銅、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下降,這會影響到我國的物價水平。我國2015年通脹壓力不大,更多面臨的是通縮擔憂而非通脹,因而油價下跌為我國貨幣政策寬松提供了操作空間。”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聯(lián)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