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一鳴的眼里,人性或許就是由算法而漸次深入的丑惡,利益就是衡量價值的標準。而技術戰(zhàn)勝一切。好的內容是激發(fā)人性中的善,而不是挖掘人性之惡。
2017年12月29日,眼看就要辭舊迎新了,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的一紙約談讓今日頭條“干干凈凈”的邁進了2018。
1月2日,在被網信辦約談、暫停更新部分頻道內容后,今日頭條平臺宣布關閉社會頻道,將新時代頻道設置為默認頻道;同時宣布封禁、禁言賬號1101個,可謂揮刀自宮。打開新的今日頭條,儼然就是人民網加搜狐新浪千龍網的混血兒。
今日頭條恰如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被緊急叫停,少了速度的高鐵,和綠皮火車無異了。不過這樣,對于火車還是對于乘客,都是好事。
客觀而言,今日頭條能夠在短短 5 年多的時間里,就打造一款日活超過 1.2 億的平臺級、殺手級產品,并在問答、短視頻、小視頻、社交等領域快速推進、業(yè)務擴張得有聲有色,在移動資訊客戶端領域,創(chuàng)造了神話般的奇跡。
今日頭條日活用戶已經超過1.2億、平均每天每個用戶停留時長將近80分鐘,這種用戶黏性讓人羨慕不已。
在過去的幾年中,今日頭條在中國互聯(lián)網行業(yè)里,經常和美團、滴滴、小米等中生代一起被提及,和前兩者更是組成了 “TMD” 組合,這在媒體式微的今天讓當下靠碼字為生的媒體人還有一念尚存,只可惜的是那些惜字如金、有著文字潔癖的傳統(tǒng)媒體人以內容為王的信念未得到實現(xiàn)——低級趣味的內容為王。
今日頭條一直把自己定位成AI技術公司,用算法做內容推薦,但是“算法推薦”的信息有多不靠譜,多么無底線,廣大網民特別是孩子們的家長感同身受,甚至傷痕累累。有人說,今日頭條的日常推送,除了“頭條”,難覓“新聞”。大量低俗甚至垃圾信息,以新聞的名義,打著“算法推薦”的招牌,蜂擁而進南來北往、男女老少的網民手機頁面。其實,算法后面,是網絡商家的精心設計,什么低俗離奇就推什么,只要有粘度有流量,就代表著廣告商的青睞,代表著滾滾而來的利益。
有人把今日頭條的模式稱之為是在人人手機時代的媒體的一次突圍?上У氖菑募埫降牧x正詞嚴還沒晃過神的新媒體,一不小心有扎進了粗俗骯臟的渦流。
這也許是互聯(lián)網時代的媒體的特性——沒有主義。
換言之,今日頭條太過崇尚技術而不夠敬畏新聞。
智能算法、機器算法一直以來都是今日頭條引以為豪,也是其認為的產品重大創(chuàng)新所在。通過領先的算法,今日頭條能夠提供給用戶他想看到的,從而達到人人不同、千人千面。但是,今日頭條忽略的是,算法考慮的只是“準不準”,而不管“對不對”,而對于新聞行業(yè)而言,除了客觀及時地傳遞新聞資訊之外,還擔負這傳遞社會主流價值觀和正能量的責任和義務,在當下的中國更是如此。
這與張一鳴本人有莫大的關系,作為一位不到 35 歲的年輕人,張一鳴創(chuàng)建了一家準 300 億美金的公司,已然是萬里挑一的青年才俊?v觀當下,這樣的青年才俊比比皆是,有雄心,漠視一切,唯獨忽略了自己的內心。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聯(lián)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