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自6月底跌破45美元/桶的低位后出現兩波小反彈,不過反彈力度不大,兩次都在50美元/桶位置遭遇強壓回落,表明市場對下半年油市的信心依然不足,主要對供應潛在的增長仍然較為擔憂。
事實上,歐佩克(OPEC)自減產政策實施以來執(zhí)行情況是較好的。不過,二季度OPEC克的產量有小幅增長之勢。OPEC最新月報數據顯示,6月份整體產量較5月份增長40萬桶/天至3261萬桶/天,超過該組織限產上線的3250萬桶/天水平,主要增產來自不受限產制約的利比亞和尼日利亞這兩個國家以及沙特、安哥拉和伊拉克。所以,市場有理由擔憂下半年OPEC是否還能保持上半年較高的減產執(zhí)行率。
美國原油產量增加也導致OPEC減產努力成果大打折扣。美國原油產量較2016年中已增加了近12%至940萬桶/天。不過,美國能源情報署(EIA)最新月報下調了2018年美國的原油產量。該機構預測,2018年美國原油產量990萬桶/天,增幅57萬桶/天;而該機構6月預測2018年原油日產量將突破1000萬桶,同比增長67萬桶/天。貝克休斯數據顯示,美國二疊紀盆地近兩個月以來鉆機數增速大幅放緩,表明在目前油價水平下,美國頁巖油大幅增產的預期過于樂觀。因為,二疊紀是美國頁巖油7大產區(qū)中盈虧平衡點最低、開采成本最低的優(yōu)質油氣資源區(qū)。
此外,全球原油庫存下降的趨勢也正在確立。OPEC月報數據顯示,經合組織(OECD)商業(yè)庫存今年以來持續(xù)下降,盡管降幅緩慢,5月庫存環(huán)比降1290萬桶至30億桶。同時,美國商業(yè)原油庫存目前已經降至5億桶之內,盡管也是降幅緩慢。從歐佩克和EIA兩個機構的預測來看,2018年原油整體需求增長略大于供應增長,雖然歐佩克減產大部分被美國等增產所抵消,不過供需會更趨于平衡,庫存降幅的快慢或將主導油價。
總體來看,美國原油產量中長期仍將壓制油價的漲幅,如果OPEC在2018年一季度之后退出減產協議轉而增產,油市將再起動蕩。不過,短期來看,只要歐佩克能夠繼續(xù)較好的執(zhí)行減產協議,下半年供需情況仍將會好轉。預計國際油價下半年仍有機會上行,雖然上漲的空間不會太大。因此,在目前油價水平下,仍可繼續(xù)保持多頭思維。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聯系QQ:770276607